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
发布人: 学生工作处
发布时间: 2025-04-16
浏览次数: 10

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以他对人类需要的理解为依据的。他认为需要的性质决定动机的性质,需要的强度决定动机的强度。不过动机与需要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,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,但只有一种或几种成为行动的主要动机。

他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基本需要,也称为缺失性需要,这些需要被称为“缺失性”,因为当它们没有得到满足时,会引发不愉快的感觉和不满,驱使人们采取行动来满足这些需求。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、安全需要。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,这类需要不受本能所支配,不受人的直接欲望所左右,以发挥自我潜能为动力,这类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最大限度的快乐。成长性需要包括社交需求(归属与爱的需要)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。这两类需要根据对人直接生存意义及生活意义的大小,呈梯状排列。


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,人类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、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,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。马斯洛认为,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更多地呈波浪式地演进,各种不同的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。例如,婴儿时期主要是生理需要,后来才产生安全需要、归属和爱的需要,青少年时才产生尊重需要,等等。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;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,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。

1954年,马斯洛在《动机与人格》中进一步明确和展开了五级需要层次的阐述,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,形成了七级需要层次。

Copyright ©1996-2020 xgc.jsviat.edu.cn, 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权所有: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苏ICP备11021512号-008 技术支持:信息与网络中心
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:221116 电话:0516--83889072